集团新闻

10万买合资还是国产?拆解朗逸&秦PLUS,结果惊呆老司机!

2025-08-26

实测数据打脸偏见:国产车省出一台iPhone 15,合资车只剩标值钱?

“朗逸车主试驾秦PLUS三天后,连夜挂闲鱼卖车!”这条抖音视频播放量破亿,评论区秒变大型“真香”现场。

近日,某汽车媒体发起“10万双车极限拆解”挑战:将2025款朗逸1.5L自动舒适版(指导价12.09万)与秦PLUS DM-i 120km领先型(指导价10.58万)拆到零件级对比。结果让百万网友炸锅:朗逸发动机舱锈迹比秦PLUS多3倍,车门防撞梁竟用泡沫填充!而秦PLUS的刀片电池组拆开后,蜂窝结构让工程师直呼“像拆航天器”。

更扎心的是成本测算:朗逸三年保养费1.2万,秦PLUS仅需4300元;朗逸市区通勤每公里0.65元,秦PLUS低至0.15元,差价够买2.5万台Switch游戏机!

六大维度硬核PK:合资信仰崩塌现场

价格战:朗逸被补贴政策“暴击”


山东网友神操作:秦PLUS叠加国补1.5万+省补0.8万+厂补1.9万,5.38万开走顶配,气得朗逸销售拉黑他!

日常成本:92油车主给电车打工

通勤暴击:朗逸市区油耗7.2L/100km(实测),月通勤1500km油费864元;秦PLUS纯电模式每公里0.06元,同里程电费仅90元,差价够每周吃顿火锅;

保养玄学:朗逸5000km换机油+工时费600元,秦PLUS 1.2万km保养一次,费用120元。

空间舒适度:朗逸输在“偷空间”

后排地狱:朗逸后排地台凸起18cm,中间乘客像“骑马”;秦PLUS纯平地台+3拳腿部空间,五口之家无压力;

静音降维打击:朗逸60km/h胎噪68分贝(堪比菜市场),秦PLUS EV模式仅54分贝(图书馆级)。

智能科技:燃油车被甩出代际差


10万买合资还是国产?拆解朗逸&秦PLUS,结果惊呆老司机!

抖音热梗:朗逸车主等红灯时疯狂戳屏幕,秦PLUS车主淡定说“打开25度空调,播放周杰伦”——评论区:“像用诺基亚的遇上iPhone 15!”

安全拆解:泡沫防撞梁VS刀片铠甲

朗逸致命伤:后防撞梁用塑料泡沫填充(拆解视频播放量超3000万),侧门仅单层冲压钢板;

秦PLUS彩蛋:刀片电池组通过针刺实验不起火,高强钢占比65%,中保研碰撞全优。

保值率反转:国产车逆袭

2025年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:

朗逸三年保值率52%(跌至4.8万);

秦PLUS DM-i因电池终身质保,保值率68%(约7.2万)差距够买两台AirPods Pro!

场景化选购指南:谁才是真命天车?

选朗逸的唯一理由

“跑山区修车铺只认大众标!”川藏线货运司机的忠告

三四线城市汽修店覆盖率碾压国产车,偏远地区抛锚不慌;

机械结构简单,路边摊300元搞定故障。

闭眼冲秦PLUS的5类人

1. 通勤族:日均50km以上,省下的油费三年够买劳力士;

2. 带娃党:后排纯平+外放电,露营秒变亲子乐园;

3. 科技控:L2级辅助驾驶缓解高速疲劳;

4. 精算师:国补/省补/厂补三连薅,落地价打骨折;

5. 环保派:纯电模式零排放,碳积分还能换充电卡。

避坑警告:这些缺陷厂家绝不会说!

朗逸:省油?代价是命!

肉车警告:1.5L+6AT零百加速13.7秒,网友吐槽“超车靠菩萨保佑”;

减配悬架:扭力梁过减速带颠出“腰椎间盘突出”,实测后排颠簸指数比秦PLUS高40%。

秦PLUS:省钱的代价是...

等车地狱:提车排队3个月,销售暗示“加5000装潢包可插队”;

EV受限恐惧:东北车主-20℃亏电油耗暴涨至6L,堪比燃油车!(解决方案:提前开电池保温)

车主心声:那些让人破防的瞬间

河北暴雨夜

秦PLUS车主开启外放电,为抛锚的朗逸供氧+充电,视频获官微转发:“这一刻没有国产合资,只有中国制造的温度”

上海老司机转型

开了20年大众的出租车师傅换秦PLUS后算账:“每月多赚4000块,省的钱给老伴买了金镯子!”

最后

当朗逸还在用“德系品质”收割情怀税,国产车已用 “每公里5分钱” 重构出行逻辑。这不是合资与国产的战争,而是 旧时代定价权与新技术普惠的终极对决。

加拿大28

正如某车企工程师在拆解直播中所说:

“油车的墓碑上,刻着‘死于傲慢‘;电车的丰碑下,躺着‘卷王の荣光‘。”

你会为信仰充值,还是向钱包低头? 评论区晒出你的选择!